1. 主頁 > 銀行新聞 > 行業新聞 > 地方債資金的“方程式”:銀行貸款大幅下降

          地方債資金的“方程式”:銀行貸款大幅下降

          發布時間:2014-01-04 15:08  來源:行業新聞 查看:打印  關閉
          銀行招聘網(www.0594zp.com)溫馨提示:凡告知“加qq聯系、無需任何條件、工作地點不限”,收取服裝費、押金、報名費等各種費用的信息均有欺詐嫌疑,請保持警惕。
          2017年銀行校園招聘網申模擬系統是全國首個網申智能評分系統,幫你網申通過率提高5倍
          點擊參加

            地方債資金的“方程式”:銀行貸款大幅下降

            有助于“摸清家底”,控制系統風險的《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終于發布,而與審計署2011年6月發布的數據相比,商業銀行貸款余額在地方債務中的占比從79.01%下降到57%,截至2013年6月末,為10.12萬億。

            風險似乎在下降,2013年下半年地方債務的償債高峰已悄然而過。但警報遠未解除:2014年償債占比達到21.89%,為近年來償債的高峰。而且在商業銀行貸款下降的同時,表外融資則更加激進。從兩次審計報告看,債券、信托、融資租賃等都成為了新的融資方式,反而更麻煩:不易于監管而且融資成本較銀行貸款高。

            面對地方債務問題,審計機構也建議規范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以及政府性債務管理責任制。瑞銀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建議削減地方政府支出,逐步建立地方主體稅種以及允許地方政府更多通過長期債券來緩和債務償付壓力。

            銀行貸款大幅下降

            在市場關注中央和地方債務數據、投資方向以及債務償還期限的同時,作為市場資金的最大融出方——商業銀行,在此次全國債務審計中貸款余額的規模,在大幅下降。

            根據2013年12月30日國家審計署公布《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截止到2013年6月末,地方各種債務中商業銀行貸款余額共約10.12萬億,分為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55252.45億元,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19085.18億元,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26849.76億元。

            而此次增加了鄉鎮一級之后的審計結果,更能夠清晰地看到商業銀行在整體地方債務中的模樣。

            在地方政府整體債務中,2013年6月末,商業銀行貸款余額占比為57%。而在兩年前,審計署通過對部分省市縣等地審計結果顯示,截止到2010年末地方政府三類債務銀行貸款余額為84679.99億元,占整體地方債務79.01%。

            第一創業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債務結構上,商業銀行貸款的占比不斷降低也符合市場預期。這說明近年來通過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貸款規模的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曾經迷霧籠罩的地方債務中銀行貸款規模,除了國家審計署給出的審計結果外,作為商業銀行監管部門——銀監會公布的融資平臺規模也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

            銀監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6月末,監管部門統計的融資平臺規模約9.7萬億。而從2013年起,監管部門對于融資平臺規模的統計方法也有所改變。在2013年年初監管部門工作會議中,監管部門要求對于融資平臺實施全口徑統計。

            一位銀行人士認為,近些年,銀監會一直執行“總量控制、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的政策。使得地方融資規模總額得到了很好的有效控制,但是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確實存在,同時也導致了類似基礎設施信托、理財產品、債券以及融資租賃等多種融資方式規模迅速擴大。

            在12月16日,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指出,按照中央著力防控地方債務的要求,進一步健全對地方政府貸款的風險識別、評級與管理機制,確保平臺貸款余額不增。

            警惕風險敞口

            監管層嚴守銀行融資,新的主體、新的方式進行融資卻層出不窮。

            汪濤認為,從2010年底的10.7萬億到2013年6月17.9萬億,地方政府債務在僅僅兩年半時間里大幅增加67%。即便剔除2011年審計未覆蓋的鄉鎮級債務,較2010年增長64%,年復合增長率達21.8%,遠超名義GDP增速。

            “這意味著,盡管過去2-3年間銀行平臺貸款的監管趨嚴,但地方政府債務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因為地方融資平臺通過各種途徑從金融系統的龐大資金池中汲取資金,且融資方式‘日新月異’。正如審計報告中所披露的,地方政府正更多地利用債券市場和更為復雜的表外信貸來規避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監管收緊。”汪濤指出。

            上述銀行人士則認為,雖然融資平臺總量控制較好,但是從審計報告中顯示的信托、城投債等,都與商業銀行的資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從審計報告政府債務資金來源中可以看出,在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中,發行債券額度為11658.67億元,占比10.7%。信托融資7620.33億元,占比7%。證券、保險(放心保)業和其他金融機構融資2000.29億元,融資租賃751.17億元。

            對于地方債務中的債券融資,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強調道,2014年是企業債券償債高峰,預計將有1000億元城投債券到期兌付。要求投融資平臺公司按照約定落實償債資金來源,切實防范風險。

            早在2012年銀監會第三季度分析會中,監管部門就注意到融資平臺通過城投債進行融資。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僅城投債融資規模就達到約6400億元。

            同時,監管部門警示道,由于城投債市場認可度不高,導致承銷銀行被動持有債券,使得平臺債權風險仍大量留在銀行體系內,風險并未得到有效分散。

            除了城投債規模大幅增長之外,信托融資規模也有著顯著地提高。而近兩年,基礎信托的發行數量有所增長,信托總規模也超過了10萬億,同時部分信托產品也出現了風險。

            華泰證券(601688,股吧)研究報告認為,如果考慮到銀行持有的債券資產、信托受益權中也存在較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債務,因此雖然銀行持有的資產類別有所變化,風險存在部分釋放,但是實際上銀行資產類別中關于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敞口仍然較大,假設按照40%的比重進行簡單推算,地方政府債務中涉及到銀行資產的比重將增加至74%。

            汪濤則提醒道,隨著越來越多的融資活動在缺乏適當監管的銀行表外發生,資產質量可能在惡化、潛在的信用風險有所上升。

            多措施防范債務風險

            在市場擔憂地方債務風險的同時,市場也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在香港上市以處理不良資產為主業的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受到市場熱捧,上市首日漲幅為25.7%。而國內上市的16家銀行股,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的陣營逐步擴大。

            中金研究報告則認為,市場對地方政府債務的擔憂,以及由此衍生的對銀行存量資產負債表的不信任是導致銀行股破凈的重要原因。

            根據審計報告可以看出,在2013年7月至12月以及2014年到期需要償還的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分別占22.92%和21.89%,到期償還額度較大。而2014年如何解決地方債務快速增長以及融資方式更加隱蔽不易監管等諸多問題,也將會成為銀行股修復估值的重要前提。

            面對如何解決地方債務以及未來城鎮化建設資金問題,央行行長周小川則多次提及市政債。在2013年9月9日,央行發布的周小川署名文章《資本市場的多層次特性》中講道,市政債的操作原理與融資平臺差別不大,但顯然更規范,它則依賴未來合法的稅收收入來源。

            中金公司則建議道,重申化解存量債務的可能方案:包括建立省級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債務重組;配合國企改革督促地方政府通過變賣資產償還債務;注資政策性銀行、加快處置地方性金融機構。“應該設法用期限較長的債券來置換地方政府的短期銀行貸款和信托貸款。”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建議道。

          分享到:

          熱評話題

          Back to Top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