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 銀行從業資格 > 風險管理 > 2011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第3章 精講筆記(3)

          2011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第3章 精講筆記(3)

          發布時間:2010-11-11 13:55  來源:風險管理 查看:打印  關閉
          銀行招聘網(www.0594zp.com)溫馨提示:凡告知“加qq聯系、無需任何條件、工作地點不限”,收取服裝費、押金、報名費等各種費用的信息均有欺詐嫌疑,請保持警惕。

          第三節 信用風險監測

            信用風險是指信用風險管理人員通過各種監控技術,動態捕捉信用風險指標的異常變動,判斷其是否已經達到引起關注的水平或已經超過閾值。(闕值的簡單含義即臨界值)

            有效地信用風險監測體系應實現的目標:

            (1)確保商業銀行了解借款人或交易人對方當前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動趨勢;

            (2)監測對合同條款的遵守情況;

            (3)評估抵(質)押物相對債務人當前狀況的抵補程度以及抵(質)押物價值的變動趨勢;

            (4)識別借款人違約情況,并及時對風險上升的授信進行分類;

            (5)對已造成信用風險損失的授信對象或項目,迅速進入補救和管理程序。

            JP摩根的統計顯示:各項措施對降低風險損失的貢獻度均有不同

            50%~60%——決策千預見并采取預控措施;

            25%~30%——貸后監測到并迅速進行補救;

            低于20%——風險發生后進行的事后處理。

            一、風險監測對象

            1. 單一客戶風險監測

            單一客戶風險監測的方法包括一整套貸后管理的程序和標準,并借助客戶信用評級、貸款分類等方法。

            客戶風險的內生變量包括兩類指標:一是基本面指標、二是財務指標。

            (1)基本面指標主要包括:

            ①品質類指標

            ②實力類指標

            ③環境類指標

            (2)財務指標主要包括:

            ①償債能力指標

            ②盈利能力指標

            ③營運能力指標

            ④增長能力指標

            從客戶風險的外生變量來看,借款人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主要股東、上下游客戶、市場競爭者等“風險域”企業持續交互影響的。上述相關群體的變化,均可能對借款人的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造成影響。因此,對單一客戶風險的監測,需要從個體延伸到“風險域”企業。

            商業銀行對單一借款人或交易對方的評級,應定期進行復查,當條件改善或惡化時,應對每個客戶重新定級,確保內部評級與授信質量一致。《巴賽爾新資本協議》強調,內部評級是監測和空白股指單一借款人或交易對方信用風險的重要工具 2.貸款分類與債項評級

            客戶信用風險監測的結果應當在信貸資產風險分類時有所體現。

            (1)信貸資產風險分類的含義:通常是指信貸分析和管理人員,綜合能夠獲得的全部信息并運用最佳判斷,對信貸資產的質量和客戶風險程度進行持續監測和客觀評價。

            2001年,我國監管當局出臺了貸款風險分類的指導原則,把貸款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能和損失五類(后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

            根據監測的結果給定商業銀行的客戶以及信貸資產一個風險類別(或級別)

            在分類過程中,商業銀行必須至少做到以下六個方面:

            ①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完善信貸規章、制度和辦法;

            ②建立有效的信貸組織管理體制;

            ③實行審貸分離;

            ④完善信貸檔案管理制度,保證貸款檔案的連續和完整;

            ⑤改進管理信息系統,保證管理層能夠及時獲得有關貸款狀況的重要信息;

            ⑥督促借款人提供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

            貸款分類與債項評級是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二者既區別明顯又相互聯系。

            3. 組合風險監測

            組合層面的風險監測把多種信貸資產作為投資組合進行整體監測。組合監測能夠體現多樣化帶來的分散風險的效果,防止國別、行業、區域、產品等維度的風險集中度過高,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商業銀行組合風險監測有兩種主要方法:

            ①傳統的組合監測方法。傳統的組合監測方法主要是對信貸資產組合的授信集中度和結構進行分析監測。授信集中是指相對于商業銀行資本金、總資產或總體風險水平而言,存在較大潛在風險的授信。結構分析包括行業、客戶、產品、區域等的資產質量、收益(利潤貢獻度)等維度。商業銀行可以依據風險管理專家的判斷,給予各項指標一定權重,得出對單個資產組合風險判斷的綜合指標或指數。

            ②資產組合模型。商業銀行在計量每個敞口的信用風險,即估計每個敞口的未來價值概率分布的基礎上,就能夠計量組合整體的未來價值概率分布:

            估計各敞口之間的相關性,從而得到整體價值的概率分布。

            不直接處理各敞口之間的相關性,而把暴露在該風險類別下的投資組合看成一個整體,直接估計該組合資產的未來價值概率分布。
            二、風險監測主要指標

            風險監測指標體系通常包括潛在指標和顯現指標兩大類,前者主要用于對潛在因素或征兆信息的定量分析,后者則用于顯現因素或現狀信息的定量化。

            在信用風險管理領域,重要的風險監測指標有:

            1. 不良資產/貸款率

            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例題:單選。如果一家國內商業銀行的貸款資產情況為:正常類貸款50億元,關注類貸款30億元,次級類貸款10億元,可疑類貸款7億元,損失類貸款3億元,那么該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 )。

            A.10%

            B.15%

            C.18%

            D.20%

            答案:D

            解釋:(10+7+3)/(50+30+10+7+3) ×100%=20%

            2. 預期損失率

            預期損失率=預期損失/資產風險敞口×100%

            預期損失是指信用風險損失分布的數學期望,代表大量貸款或交易組合在整個經濟周期內的平均損失,是商業銀行已經預計到將會發生的損失。

            預期損失=PD×LGD×EAD,其中,PD為借款人的違約概率,LGD為違約損失率,EAD為違約風險暴露。

            例題:單選。某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為500億元,風險加權資產總額為400億元,資產風險猖口味200億元,預期損失為1億元,則該商業銀行的預期損失類為( )。

            A.0.03%

            B.0.5%

            C.1.08%

            D.1.33%

            答案:B

            解釋:預期損失率=預期損失/資產風險敞口×100%=1/200×100%=0.5%

            3. 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

          分享到:

          熱評話題

          Back to Top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