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 銀行新聞 > 行業新聞 > 不唯銀行資產規模論英雄

          不唯銀行資產規模論英雄

          發布時間:2014-01-02 14:30  來源:行業新聞 查看:打印  關閉
          銀行招聘網(www.0594zp.com)溫馨提示:凡告知“加qq聯系、無需任何條件、工作地點不限”,收取服裝費、押金、報名費等各種費用的信息均有欺詐嫌疑,請保持警惕。
          2017年銀行校園招聘網申模擬系統是全國首個網申智能評分系統,幫你網申通過率提高5倍
          點擊參加

            不唯銀行資產規模論英雄

            很多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都非常看重資產規模,原因很簡單,資產運用是主要的利潤來源。加之,社會對信貸的強勁需求以及市場的激烈競爭也加劇了資產規模擴張。

            “大銀行”情結也是銀行推崇資產的重要因素。在“大銀行”目標的驅使下,一些銀行熱衷于跨區域設立分支機構、跑馬圈地,熱衷于再融資、資產與負債的交互擴張,熱衷于對存款、貸款規模的考核,熱衷于構筑垂直的管理體系,千方百計變成大銀行。但是,這種發展理念并不適應多層次經濟發展的需要,也隱含著一定的風險。

            適度追求資產增長無可厚非。這些年來,伴隨經濟高速增長,我國銀行業資產高速增長,特別是近十年來,銀行資產更是一年一個臺階。2003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為276394億元,2012年底為133.6萬億元,年均增長19%左右。我國銀行業的國際排名也迅速提升。近期,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了2013年度全球銀行排名,我國有許多銀行位列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進入全球資產排名前25位,其中工商銀行在2012年首進前三之后,2013年位列千家銀行榜首。這種變化,反映了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以及我國金融經濟改革的深化。

            大固然可喜,小同樣美麗。不唯規模論英雄,就是要求我國銀行業適應我國結構性經濟改革和金融改革,以及現代銀行發展趨勢,追求適度的可持續資產增長,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內涵,注重軟實力的提升。大型化、全國化、國際化不是所有銀行的必由之路,對多數中小銀行,不應盲目走大型銀行之路,而應堅定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我國銀行資產的快速增長有著深刻的歷史和體制背景,帶有一定的脆弱性。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為銀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適時的金融改革有效釋放了銀行活力和潛力;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所帶來的流動性環境,助推了銀行資產的擴張;資本市場的不充分使銀行同時充當了提供長期資本和短期融通的功能。所有這些會隨著經濟調整和改革深化而相應改變。

            追求適度的資產規模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客觀要求。雖然我國銀行業仍處于良好的戰略機遇期和成長期,但銀行業發展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出現了新變化。無論國際經濟還是國內經濟都處于調整和平衡之中,我國經濟仍面臨諸多矛盾和壁壘。中央已明確,不以GDP增長論英雄,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應;促進多層次金融市場發展,重構資本、債務關系,優化資源配置。在這種背景下,銀行業發展環境和發展方式理應進行調整。

            銀行資產擴張隱含著風險。金融市場曾出現的流動性緊張已經警示:不能指望不斷融資和擴大理財產品規模,交互擴張銀行資產負債規模,而應構筑穩健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積極調整資產負債結構,既是銀行業的責任和使命,也是銀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隨著未來存款保險(放心保)制度和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應打破“大而不倒”的迷思,使所有銀行真正成為市場主體、責任主體,并認識到:只有改進銀行治理,改善資本結構,才能提高資本對風險的抵御和緩釋能力;只有加強資產結構的調整,降低長期資產比重,增強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的匹配性,才能基業常青;只有加強市場紀律約束,改善微觀機制,才能適應利率、匯率等市場化改革的需要。

            銀行對資產規模的追逐也有著深刻的體制原因。經濟發展過于倚重銀行,銀行利潤過于依賴利差收入,銀行發展缺乏差異化的制度安排,對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的管制,利率非完全市場化以及金融管制過多,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銀行資產的擴張。因此,必須加快改革,為銀行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

          分享到:

          熱評話題

          Back to Top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