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頁 > 銀行從業資格 > 公共基礎 > 銀行從業公共基礎輔導:銀行金融環境資料(3)

          銀行從業公共基礎輔導:銀行金融環境資料(3)

          發布時間:2010-07-22 12:06  來源:公共基礎 查看:打印  關閉
          銀行招聘網(www.0594zp.com)溫馨提示:凡告知“加qq聯系、無需任何條件、工作地點不限”,收取服裝費、押金、報名費等各種費用的信息均有欺詐嫌疑,請保持警惕。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經濟目標而采用的控制和調節貨幣、信用及利息等方針和措施的總稱。商業銀行是貨幣政策的主要傳導媒介。貨幣政策的調整將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

            1.貨幣政策目標

            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直接引起操作目標的變動,操作目標的變動又通過一定的途徑傳導到整個金融體系,引起中介目標的變化。

            (1)最終目標

            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

            這四大目標之間既有統一性,也有矛盾性,在一定的條件下要同時實現這四大目標是不可能的。

            我國的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幣值穩定包括貨幣對內幣值穩定(即國內物價穩定)和對外幣值穩定(即匯率穩定)兩個方面。

            (2)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

            貨幣政策的時滯。

            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是基礎貨幣,中介目標是貨幣供應量。

            基礎貨幣又稱為高能貨幣,是指具有使貨幣總量成倍擴張或收縮能力的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現金通貨和吸收的金融機構存款構成。我國基礎貨幣由三個部分構成:金融機構存入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流通中的現金和金融機構的庫存現金。

            貨幣供應量是指某個時點上全社會承擔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貨幣存量。我國按流動性不同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

            M0 = 流通中現金

            M1 = M0 + 企業單位活期存款 + 農村存款 + 機關團體部隊存款 + 銀行卡項下的個人人民幣活期儲蓄存款

            M2 = M1 +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 + 企業單位定期存款 + 證券公司保證金 + 其它存款

            M1被稱為狹義貨幣,是現實購買力;M2被稱為廣義貨幣;M2與M1之差被稱為準貨幣,是潛在購買力。由于M2通常反映社會總需求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因此,一般所說的貨幣供應量是指M2。

            2.貨幣政策工具

            (1)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賣出或買進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以改變商業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可用資金,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利率,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政策措施。

            當中央銀行需要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可利用公開市場操作買入貨幣,增加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通過商業銀行存款貨幣的創造功能,最總導致貨幣總量的多倍增加。同時,中央銀行買入證券還可導致證券價格上漲,市場利率下降。

            相反,當中央銀行需要減少貨幣供應量時,可進行反向操作,在公開市場上賣出證券,減少商業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引起信用規模的收縮、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市場利率的上升。中國人民銀行從2003年開始面向商業銀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具有無風險、期限短、流動性高的特點。

            (2)存款準備金

            存款準備金是指商業銀行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包括商業銀行的庫存現金和繳存中央銀行的準備金存款兩部分。

            存款準備金分為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

            超額存款準備金主要用于支付清算、頭寸調撥或作為資金運用的備用資金。

            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證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漸演變為貨幣政策工具。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需要上繳中央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增加,可直接運用的超額準備金減少,商業銀行的可用資金減少,在其它情況不變的條件下,商業銀行貸款或投資下降,引起存款的數量收縮,導致貨幣供應量減少。

            1984年,我國建立了存款準備金制度。2004年,我國進一步改革存款準備金制度,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制度,其主要內容是商業銀行適用的存款準備金率與其資本充足率、資產質量狀況等指標掛鉤。

            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會抑制資本充足率較低且資產質量較差的商業銀行的貸款擴張,從而提高商業銀行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健全公司治理結構的積極性。(3)再貸款與再貼現

            ①再貸款

            再貸款是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是中央銀行資產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銀行發放的再貸款分為三類:一是為解決流動性不足的需要而發放的貸款;二是為處置金融風險的需要而發放的貸款;三是用于特定目的的貸款。

            ②再貼現

            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是指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未到期貼現的商業匯票再以貼現方式向中央銀行轉讓票據的行為。一是通過再貼現率的調整;二是規定再貼現票據的種類。

            作用機制:中央銀行提高再貼現率,會提高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融資的成本,降低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的借款意愿,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或貼現。如果準備金不足,商業銀行只能收縮對客戶的貸款和投資規模,進而也就縮減了市場貨幣供應量。我國于1986年正式開展對商業銀行貼現票據的再貼現。

            (4)利率政策

            ①利率及其種類

            利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收入同本金之間的比率。

            市場利率、官方利率與公定利率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

            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

            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

            即期利率與遠期利率。即期利率是指無息債券當前的到期收益率。遠期利率是從未來的某個時點開始到更遠的時點的利率,也就是未來的即期利率。

            ②我國的利率政策工具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調整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包括再貸款利率、再貼現利率、存款準備金利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調整金融機構的法定存貸款利率;制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制定相關政策對各類利率結構和檔次進行調整等。

            (5)匯率政策

            ①匯率及其種類

            匯率是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價格。

            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即期匯率,也稱為現匯匯率,是指買賣外匯雙方成交當天或兩天以內進行交割的匯率。遠期匯率是在未來一定時期進行交割,而事先由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達成協議的匯率。遠期外匯的匯率與即期匯率相比是有差額的。這種差額叫遠期差價,有升水、貼水、平價三種情況,升水時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貴,貼水則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便宜,平價表示兩者相等。

            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②匯率政策

            一是選擇相應的匯率制度,二是確定適當的匯率水平,三是促進國際收支平衡。選擇匯率制度是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

            2005年7月21日,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了又一次改革。改革的內容是: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同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應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計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進行管理和調節,維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6)窗口指導

            窗口指導指中央銀行利用自己的地位與聲望,使用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向金融機構通報金融形勢,說明中央銀行意圖,勸其采取某些相應措施,貫徹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

            以限制貸款增減為主要特征的窗口指導。

            財政政策是一國政府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目標而調整財政收支規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導原則以及相應措施,主要包括財政收入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財政政策在促進經濟增長、優化經濟結構和調節收入分配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財政政策可以運用的工具主要有稅收、政府支出和政府債券。

            財政政策的一般做法是,在經濟高漲時,需要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減少政府開支,增加稅收,這樣可以抑制總需求,使經濟不致出現過熱而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在經濟蕭條時,政府應該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減稅并擴大政府開支,以擴大總需求,增加就業。

            財政政策工具:

            稅收

            政府支出

            它包括公共支出和政府投資兩部分。

            政府債券

          分享到:

          熱評話題

          Back to Top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